一,全科临床基地
(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
1.全科专业的临床基地原则上设置在三级综合医院。
2.医院年门诊量不少于400000人次,年急诊量不少于20000人次,年出院病人不少于10000人次。
3.医院应设置以下全科所需的必备轮转科室:全科,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皮肤科,五官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传染科(感染疾病科),精神科,医学影像科等。
(二)全科专业临床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全科应独立设置,门诊诊间数不少于2间,其中一间为全科教学门诊;全科病床数应满足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培训教学需求,以20~40张为宜;有独立的示教室。
(2)全科年门诊量不少于10000人次;年收治病人不少于500人次。
(3)同一法人机构内应至少具备包括全科在内的10个必备轮转科室,缺如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条件的协同单位共同完成培训任务。协同培训的科室(含亚专业)不超过3个。
2.诊疗疾病范围
(1)收治的疾病种类及数量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2)临床技能操作种类及数量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3.医疗设备
(1)全科诊间应配备检查床,血压计,便携式血糖仪,检眼镜,检耳镜等设备。
(2)轮转科室配备的医疗设备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各项要求。
(3)临床能力培训(或医学模拟)中心,具备可满足全科教学和实践操作所需的临床技能训练模拟设备及医学临床思维训练考核评价平台。
4.相关科室及实验室
全科专业临床基地所在医院除必备的轮转科室外,还应设置中医科,康复医学科,检验医学科等相关科室。
5.医疗工作量
应保障培训对象在病房轮转期间全科管理病床3~5张,其他科室管理病床2~3张,在门急诊工作期间平均每日接诊患者5名及以上。
(三)全科专业临床基地师资要求
1.人员配备
(1)全科应设置专职的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岗位。教学主任负责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教学秘书负责落实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指导医师15名及以上,其中内科,全科至少各3名,神经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至少各1名。师资队伍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不少于1/3.
(4)所有指导医师均应参加院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培训,并获得全科师资培训证书,其中经过骨干师资培训或国家级师资培训的人员不低于1/5;全科和内科从事全科带教的指导医师均应参加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其他轮转科室至少各1名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
2.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全科指导医师执业注册范围均应含“全科医学专业”。
(2)有临床带教医学生,住院医师或进修医生教学实践经验2年及以上。
(3)熟悉基层全科医生工作情况,在基层实践基地承担以教学为主的专家门诊,会诊及示范教学等工作。其中,全科指导医师至少每月1次,其他科室指导医师至少每年1次。
(4)热心全科医学教学工作,取得全科医学指导医师资格后能够确保指导培训对象的教学时间。全科指导医师每年带教至少2人次,每年必须参加全科医学师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教学能力。
(6)全科,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主要轮转科室指导医师在病房工作期间应管理病床不少于5张,在门诊工作平均每日应接诊患者20名及以上,在急诊工作期间平均每日应接诊患者15名及以上。
3.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
(1)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执业注册范围应为“全科医学专业”或加注为“全科医学专业”,从事全科医疗和教学工作至少5年。
(2)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全科基地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3)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全科专业临床基地教学要求
1.临床基地教学管理部门应每年到基层实践基地指导,督查教学工作。联合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相关会议,负责组织协调培训基层实践基地指导医师。
2.临床基地应设立全科教研室,成员包括各主要培训科室及基层实践基地人员。全科教研室负责组织召开全科培训相关会议,如布置工作会,总结会,指导医师座谈会等;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如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出科考核等。
3.全科牵头负责具体落实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的培训任务,包括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管理,轮转计划安排,考勤考核管理和教学质量控制等。
4.临床基地主要轮转科室(如内科,神经内科,外科,急诊科,儿科等)应分别设立全科教学小组,明确相应成员的职责,定期组织研究全科教学工作。
二,全科基层实践基地
(一)所在基层医疗机构规模
1.为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在当地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或诊所。辖区服务人口原则上不小于5万,每名指导医师管理的慢性病病人不少于200人。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完善。与上级医院建立有定点协作关系或双向转诊关系。
2.应具备的科室包括全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康复科,精神疾病管理科(或精防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
3.基层医疗机构主管领导需接受过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培训,熟知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全科基地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二)基层实践基地基本条件
1.轮转科室应包括全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康复科,并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其中全科,预防保健科应在同一法人机构内;其他轮转科室可与临床基地的相关科室共用。
2.医疗设备应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的要求。
3.有教室(会议室),图书室,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必要的教学条件及设备。
4.图书室至少有10种以上全科医学,社区卫生及临床医学相关领域学术刊物,20种以上常用参考书或工具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检索功能。
5.全科,预防保健科等主要轮转科室应保证培训对象有一定的工作量,轮转全科时应确保培训对象平均每日接诊不少于10人次。
(三)基层实践基地师资要求
1.人员配备
(1)设置专职或兼职教学主任岗位,执业注册范围应含“全科医学专业”,负责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设置专职或兼职教学秘书岗位,负责落实全科专业基地教学工作。
(2)每名指导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
(3)指导医师至少5人,其中全科至少3人,预防保健科至少1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至少1人。
(4)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并获得师资培训证书者至少5人;所有指导医师均应参加过临床基地组织的院级及以上师资培训。
2.指导医师条件
(1)具有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经历3年及以上;全科师资执业注册范围须含“全科医学专业”。
(2)指导医师每日平均服务量不低于20人次。
(3)全科指导医师应确保教学时间,每年带教至少2人次。每年必须参加全科医学师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3.基层实践基地负责人条件
(1)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经历5年及以上;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或全科基地管理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
(2)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基层实践基地教学要求
1.设立全科教学小组(或教研室),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定期组织研究全科教学工作。
2.培训期间积极安排各类教学活动,临床小讲课至少每周1次,教学病例讨论至少每两周1次。有条件地开展教学门诊等特色教学活动。
3.基层实践基地轮转结束时应安排出科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其中技能考核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中基层实践基地规定的主要技能为主。
三,培训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一)基本容量测算
全科专业基地培训容量按照以下4种测算方法,取其中最小值。
1.按床位数测算
公式:全科总床位数×上一年度的床位使用率÷3×8
说明:“3”是根据本细则规定“每名住院医师管床位不少于3张”;“8”是根据临床轮转期间全科要求病房轮转3个月,集中或分散在3年安排,全年可安排4~12轮次,取中间值8次。
2.按指导医师总数测算
公式:临床基地全科注册(或加注)全科医学执业范围且取得省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合格证人数×2×8
说明:“2”是根据临床轮转期间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不超过1∶2;“8”是根据本细则中要求住院医师在全科轮转3个月,集中或分散在3年安排,全年可安排4~12轮次,取中间值8次。
公式:临床基地其他主要科室(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等)指导医师人数×2
说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涉及多个临床科室,“2”是根据临床基地其他主要科室(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等)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为1∶2,按全科住院医师均匀分布全院轮转科室计算。
公式:基层实践基地符合带教条件,注册全科医学执业范围且取得省级及以上全科师资合格证指导医师人数×2×4
说明:“2”是根据基层实践期间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不超过1∶2,“4”是根据基层全科连续轮转最长时间3个月,全年最多可安排4轮次。一个临床轮转基地可根据培训需求遴选基层实践基地,临床基地的招收数量为其所有基层实践基地核定招生数量之和;当一个基层实践基地有多个合作的临床轮转基地时,则各临床基地的招收数量平均分配该基层实践基地核定招生数量。
(二)最小培训容量
为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全科专业基地容量连续3年应不少于12名。
电话:0377-63328310 急救电话:0377-63152222
门诊办电话:0377-63328323 投诉电话:0377-63328239
网站管理电话:0377-63328055
投诉邮箱:yhb8239@163.com
网址:http://www.nyyfy.com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车站南路46号(中州路与车站路交叉口)
关注我们
南阳政务app
2008-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豫卫网审【2015】第009号